◎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这个时代,需要大家勠力同心,需要有人讲真话,需要平衡好短期和长期,需要对症下药。
典型如比尔·盖茨,他是真正的君子, 当然, 我们还有个词, 叫他是企业家。孟子讲过这样的话, 他说:人的力气没有牛大, 也跑不过马, 但为什么牛马能为人所用?因为人能够群, 群就是人能够合作。
反之, 自己不可能获得幸福。相比之下, 传统社会其实是小人社会。君子做人做事的标准是什么?我归结为这样几点: 一、利己先利人。作为老板, 只有消费者喜欢买你的东西, 你才能够赚钱。只有变成真的市场经济, 人才愿意当君子, 国家才能变成君子之国。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的制度是有漏洞的, 社会规范也有问题, 在一个社会, 如果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不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那么这个时候, 君子就很难在竞争中战胜小人, 君子就会都躲起来。进入 张维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亚当·斯密 市场经济 。第三,这个概念的优点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可以被概括成为同一思想。
由于特朗普政府对现有国际秩序不满意,开始破坏国际秩序,因此使许多多边国际机构的作用呈下降之势,不过联合国、IMF、WTO和世界银行五年内还不至于解体。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长期不能摆脱危机,人们本来希望过两三年的困苦日子就结束了,结果一直过不去,于是不满情绪就涌现了。我们并不能简单说反全球化的力量现在从发展中国家转到了发达国家,而且也不能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国际政治经济的主要矛盾。从外交策略所达到的客观效果讲,上世纪90年代最为突出。
有可能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持续时间太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强人治国比民主治国效率高有关,但我还不敢断言这种分析是正确的判断。如同只有共同利益的国家才能建立共同体,国际组织也需要共同利益才能成立。
西方新思潮的本质是反对极端自由主义,政治正确原则使自由主义走向极端,从而在西方社会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对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是同时混在一起的。第三,反建制主义领导人的强人特点表现为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次中美贸易冲突中,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等宁可与美国进行双边贸易战也不与中国抱团取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现中美领导人互访是这一时期的两个代表性事件。加之强人政治使一些国家形成对抗的政策偏好,政策多变将成为新常态,国际政治的无序性更加突显,丛林法则更加主导国际政治。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反建制主义风潮涌起,强人政治蔚然成风,逆全球化趋势不断侵蚀全球治理根基,传统国际秩序似乎难以维系。或者说,逆全球化主要是政府行为,而反全球化是民间行为,后者一直存在。
而且两极分化不是现在有,过去也有,全球化不过是使两极分化比以前更严重了。在2013年7月出版的《历史的惯性》一书中,阎学通对未来10年国际格局发展趋势做出了大胆预测,探讨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必然性。
美国要改变的是全球的贸易规则和贸易体系,美国是要压制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增长速度。几年之内全球治理一定是衰退趋势,现在各大国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采取自保甚至以邻为壑的政策。
比如在贸易问题上,当年美国和日本发生贸易摩擦,美国的目的是平衡贸易逆差,但特朗普这次的目标不是与中国平衡贸易逆差,他要改变对美国不利的多边贸易规则。您认为现在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什么? 阎学通:我曾将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定义为,在一个既定时期内,世界上主要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对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前者是自发的,不需要世界领导,后者需要世界领导才能合作,因此全球化将继续发展,而全球治理因缺乏领导会有所萎缩。依据这三个标准,我认为当前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正逐步演变为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即美国要维护其主导的一极格局和中国崛起导致国际格局两极化的矛盾。从韬光养晦到责任担当,从服务为民到主动进取,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在进行调整,但调整的方向却并不相同。如果这时候中国经济也摆脱不了危机困境,西方国家的大众可能会抱怨的少一点,因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由于中美不可能提供一个联合的世界领导,因此乱是必然结果。两国的矛盾关系到两国的最重大利益,即美国主导的国际权力,和中国的民族复兴,即获取和美国相同的国际权力。
总而言之,全球化是非政府力量推动的活动,而全球治理是政府间的合作,两者性质不同。欧洲国家在战略上会既不支持中国也不支持美国,而根据具体问题决定向与哪方合作,有时采取中立的立场坐山观虎斗。
界面新闻:我们看到美国特朗普政府也在试图推翻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目前以联合国、IMF和WTO为代表的国际秩序是否面临解体或崩塌? 阎学通:这是特朗普和二战以来所有美国总统不一样的地方,后者都说要建立一个国际秩序,而且他们设计的秩序都是有利于维护美国主导地位的。现在大国的实力对比发生改变,但国际权力的再分配没及时跟着变,于是形成大国关系的紧张。
界面新闻:我们经常听到反建制主义和民粹主义这两个概念,他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阎学通:人们对民粹主义有几个共识:第一,这是一个贬义词,可用于描述一种不好的思想观念。而所谓逆全球化,其实是指全球治理的倒退,全球化带来很多问题,但公司不可能管这些负面影响,那只有大国政府来协调合作管理,但全球治理现在面临的新问题是没有领导。所以,有的是内政原因,有的是外部环境原因。在面临相同危机的情况下,中国能较快地摆脱出来并保持了经济高增长。
国际组织解体需要多数成员国受害。全球化加剧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社会两极分化,民主则具有抑制社会两极化的作用。
现在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不亚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二是,这种矛盾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战略利益,或者说关系国家全局的核心性需要。
第二阶段,1989-2001年的外交政策是从摆脱孤立走向融入国际体系。其他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在中美之间进行问题性选边已越来越明显了。
或者说,逆全球化主要是政府行为,而反全球化是民间行为,而且民间一直都有反全球化的力量。平衡可以理解为我和你一样高,也可以理解为是我高你低的情况不变。目前,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而这背后也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当时我国实力很弱,面临着西方的全面制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靠的是及时调整对外政策。
反建制主义是全球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政治思潮,它和人们常说的民粹主义有所不同。界面新闻:您在2000年一篇文章里曾提出了判断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三个标准。
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阎学通表示,当前西方新兴的政治思潮在美国是反建制主义,在欧洲是民粹主义,其本质是反对极端自由主义。2013年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主要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对外投资能力增强以及国内政治路线的变化。
您认为全球化未来的前景如何? 阎学通:全球化、民主和主权三者之间客观上是矛盾的,但这不意味三得不能并存,这如同敌国是对立的,但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三者关系是何者强化,何者弱化的问题。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8:08天狐定制
2025-04-05 18:02天狐定制
2025-04-05 17: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7:40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5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8天狐定制
2025-04-05 16:27天狐定制
2025-04-05 16:07天狐定制
2025-04-05 15:50天狐定制
2025-04-05 15:43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